中联社-中国联合通讯社

孟云飞:如何理解书品与人品

来源:中国网络通讯社 发布时间:2021-07-16
分享到:

对书法的品评,应该首先着重书法家精湛的技法以及作品带给观赏者的直观感觉,其次才来关注书法家的人品。历史上,我们的先人赋予了书法品评过多的人为因素。如从主观方面来讲,书法家的创作个性是决定书法家书法风格的主要因素,创作个性在书法作品中的表达和体现才形成书法风格,从这个意义上看,人格与风格具有一种水乳交融的血缘关系。对于一个有追求的书法家来说,只有陶冶情操、提升品格,以及加强文化修养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好的风格,所以那些成功的书法家都很注重自己品德的锻造。西方伟大的艺术家罗丹说:“在做艺术家之前,先要做一个人!”我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、翻译家傅雷强调,只有心灵纯洁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,“不是纯洁到镜子一般,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?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?”所以说,人格是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的主观因素。书法作为一门艺术,它的至高境界是抒情写意,所以对书法家来说尤其要加强品德修养,高尚其人格,否则其书法风格肯定高不到哪里去!但影响书法家书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加强自身学识修养、提高笔墨技巧是书法学习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。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,既有高超的书法技艺,又有高尚的人品,那么他的书法为世人所看重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。

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,书法艺术更是先民智慧的结晶,是人类通过劳动等实践所创造的精神产品。书法家的思想情感、道德品质乃至生理气质都可以通过他们创作的书法作品有所反映。反过来而言,一个书法家的学问修养、审美情趣、品行道德或强或弱、或明或暗,直接或间接地流露在书法作品之中,这样就形成了他的风格。人品和书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两者之间彼此影响互动的必然归宿就是书法风格的存在。在欣赏书法时重视人品这种情况由来已久,有些人品格低下,书法作品却很“美”,但依然被鄙视;反之,有些人品格高洁,但书艺平平,因其人品则会对其书艺有所拔高。

我国封建社会尤其强调伦理道德,它的核心观念就是“三纲五常”,其中对于“德”的重视则又是这样核心观念的体现。在“重德”的文人眼中,无德则不善,不善则不美,所以凡事都追求尽善尽美。文人在写诗作文时追求立意高远,强调要文以载道;而在欣赏书法作品时,更是把书品与人品并观。这种深厚的历史渊源,经过数千年的延续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“以人论书”的思维定式。

因为人们向往一种人人重德、人人有德的和谐社会,并非常尊崇那些重视构建高尚品德的书法家。在这种背景之下,人们在欣赏品鉴书法家的作品时,就会十分重视作品所蕴含的道德意义,往往不由自主地把书法家作品技法的优劣、格调的高低与书法家个人品行道德的好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了,所以就出现了“爱其人兼爱其书”与“薄其人遂恶其书”的现象。尽管书品与人品是一个悖论,但人们依然希望书法家不但书艺高超,而且人品高尚。

1615346701880871

孟云飞,199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,2001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师从欧阳中石先生攻读书法专业博士学位,2007年到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学和研究。曾任《中华书画家》学术部主任、副总编、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、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等。教授职称,现供职于国务院参事室,并兼任河南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泰国格乐大学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导师。在《文艺研究》《中国文艺评论》《中国书法》《光明日报》《人民日报》等报刊发表论文150余篇。

责任编辑:徐涛